老傳統遇新技術:線上賀歲新趨勢
農歷新年(nian)是闔家(jia)團聚的日子。全(quan)世界(jie)約六(liu)分之一的人(ren)口在這(zhe)個(ge)節日與家(jia)人(ren)朋友一起慶祝新春。今(jin)年(nian)情況略有不(bu)同,大多(duo)數家(jia)庭(ting)組織了規模更(geng)小、更(geng)安全(quan)、更(geng)私密的聚會(hui),以遏制新冠肺炎的傳播。
牛年春節期間,中國有超過一億人選(xuan)擇就地(di)過年。盡管許多人無法(fa)親身出席家鄉的(de)年夜盛筵(yan),但他(ta)們依然通(tong)過社交媒體、視頻會議應用和(he)其(qi)他(ta)科(ke)技在線賀(he)歲迎春。各式各樣的(de)應用軟件讓眾多家庭(ting)能(neng)夠與身處異(yi)地(di)的(de)親朋好友共度(du)這一特別的(de)時刻。
由于親身拜年的(de)機會少了(le),派發“紅包”(裝著錢的(de)紅色小信封)的(de)傳(chuan)統習(xi)俗(su)也逐(zhu)漸虛擬(ni)化。事實上,在疫情之(zhi)前這已(yi)經(jing)成為一種新(xin)的(de)年俗(su)。“紅包”通常由長(chang)輩(bei)送給(gei)晚(wan)輩(bei)或(huo)老板送給(gei)員工(gong),寓意(yi)是(shi)把新(xin)一年的(de)祝(zhu)福和好運帶給(gei)他們。
盡管實體紅包仍是過年傳統中很重要的部分,但自2014年微信推出電子紅包功能以來,電子紅包已經成為一種流行的互送祝福的方式。微信紅包的靈感來源于騰訊每年春節期間向員工派發紅包的慣例。當年,騰訊聯合創始人張志東建議微信團(tuan)隊(dui)成(cheng)員改良騰訊向員工(gong)分(fen)發紅(hong)包(bao)的(de)方(fang)式,電子紅(hong)包(bao)的(de)創意由此應運而生,成(cheng)為將傳統習(xi)俗與移動(dong)支(zhi)付相(xiang)結合的(de)創新(xin)成(cheng)功(gong)典范。
電子紅包功能獨特、易于操作,并且與中國文化傳統相契合,因此迅速贏得廣大用戶的青睞。在2014年春節推出期間,發微信紅包成為大(da)受(shou)歡迎的線上活動(dong)。自此,更多科技公司推出其電(dian)子(zi)紅包(bao)功能,使發電(dian)子(zi)紅包(bao)成為大(da)眾主流(liu)。
用戶可以通過微信內嵌支付服務微信支付將固定金額的紅包發送給朋友、同事和家人,也可以選擇待接收者打開紅包時才能看到具體的金額。紅包中的錢將存入接收者的微信錢包中,可以轉(zhuan)入銀行(xing)賬戶、用于(yu)發送更多(duo)紅(hong)包,或者(zhe)在線上及線下購(gou)物。
用戶也(ye)可(ke)(ke)以設置(zhi)隨機金額的紅包(bao),讓(rang)接(jie)收者像抽(chou)獎一樣憑運氣搶(qiang)紅包(bao)。例如,你可(ke)(ke)以向一個(ge)十人群發送總(zong)值(zhi)100元人民(min)幣的紅包(bao),并指定將這筆(bi)錢(qian)以隨機金額發送給前(qian)五位(wei)搶(qiang)到(dao)紅包(bao)的成員。有的人可(ke)(ke)能會搶(qiang)到(dao)65元人民(min)幣,有的人可(ke)(ke)能會搶(qiang)到(dao)6.5元人民(min)幣,而其他人最少可(ke)(ke)能會收到(dao)1分人民(min)幣。這個(ge)玩法一經(jing)發布迅速風靡。?
2015年,微信成(cheng)為全世界擁(yong)有最多觀(guan)眾的(de)(de)電視(shi)直(zhi)播節目——中國中央(yang)電視(shi)臺春節聯歡晚會(hui)——的(de)(de)獨家合作伙伴。數億觀(guan)眾只需要通(tong)過(guo)在(zai)電視(shi)機前(qian)搖晃手機就可以瓜分總值5億元人(ren)民幣的(de)(de)獎勵。用戶那年除(chu)夕搖手機次(ci)數達到驚人(ren)的(de)(de)110億次(ci)。
微信在(zai)2016年繼續創(chuang)新紅(hong)包(bao)功(gong)能,支持發送(song)者(zhe)在(zai)其紅(hong)包(bao)封面上(shang)添加(jia)照(zhao)片。后來(lai)還(huan)添加(jia)了動圖貼紙選項。
2019年,微信團隊開發的企業溝通和協作工具企業微信推出了定制企業專屬紅包的功能。企業用戶通過此功能可以定制紅包,并通過企業微信消息通知、二維碼等方式分享給員工領取(qu)。
為遏制疫情傳播,今年許多企業鼓勵員工留守原地過年。微信支付也推出“春節留守紅包”能力,協助企業通過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等(deng)便捷高效地發放“留(liu)守紅包”給其(qi)員工。
為更好地防控疫情,部分企業向選擇不歸鄉的員工發送暖心鼓勵。?
據微信最近發布的顯示,從除夕到大年初五期間,廣東省收發微信紅包次數最多;微信紅包封面開放平臺共上架3,000萬款紅包封面,微信用戶人均擁有7.37款紅包封面。微信視頻號的(de)直播功能,也為人們提(ti)供了(le)別開生(sheng)面的(de)拜年方式。
紅包功能也已推廣(guang)到(dao)中國(guo)內地(di)以外的市場例(li)如(ru)中國(guo)香港。騰訊(xun)自2016年(nian)起提(ti)供港幣電子錢包。由(you)于疫情關系,今年(nian)更多當地(di)用(yong)戶選(xuan)擇(ze)使用(yong)電子紅包或電子“利是”。
微信香港錢包作為電(dian)子利(li)(li)(li)是(shi)先行(xing)者,在除夕到大年(nian)初四期間電(dian)子紅包收發次數和用戶數增長(chang)均超兩倍(bei)。值得一提的是(shi),香港還推出畫圖利(li)(li)(li)是(shi),收到利(li)(li)(li)是(shi)者需要畫出指定的主題圖畫才能拆開利(li)(li)(li)是(shi),讓收發利(li)(li)(li)是(shi)趣味滿(man)滿(man),為共克(ke)時艱的人們帶來更多歡樂。
牛年最受歡迎的畫圖利是主角當然是牛。?
無(wu)論有(you)沒有(you)疫情(qing),一年一度的春節仍然是中國傳統文(wen)化的核心且歷久彌新。即使只能(neng)“云過(guo)年”,親朋好(hao)友們總(zong)能(neng)找到方法團聚,聯系,分享(xiang)故事和歡(huan)笑。科技讓這一切成為可能(n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