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如何解決能源問題的三重挑戰:穩定、低價、可持續
翟永平是騰訊碳中和戰略高級顧問,在能源經濟和投資方面擁有四十余載的豐富經驗。他曾在非洲開發銀行和亞洲開發銀行擔任高級職務,幫助各國建設可行的電力系統。在此次訪談中,翟永平談到了向可再生能源轉型的必要性、科技如何克服轉型挑戰,以及我們如何為實現碳中和貢獻力量。
部分訪談內容略有刪節精簡。
Q:在可再生能源的投資方面,發生了哪些變化?
A:從2000-2015年左右,世界多國政府推出了補貼和政策激勵措施,鼓勵太陽能(光伏)、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投資。最大的變化是風能和太陽能已經成為主流能源,可以在市場上與化石燃料競爭,獲得商業回報。此類可再生能源吸引了私人資本和銀行貸款,形成了自己的商業模式,回報率比較可觀。
現(xian)在,有(you)一(yi)些新的低(di)碳(tan)、非化石能(neng)(neng)源技(ji)術(shu)需要(yao)我們(men)的支(zhi)持。正如風能(neng)(neng)和太陽(yang)能(neng)(neng)一(yi)樣,新興的解(jie)決方案,如氫能(neng)(neng)、碳(tan)封存(cun)和下(xia)一(yi)代(dai)生物質能(neng)(neng)技(ji)術(shu),也具有(you)商業(ye)開(kai)發潛力(li)。為(wei)了讓(rang)這(zhe)些技(ji)術(shu)取(qu)得成功(gong),我們(men)需要(yao)盡早入手,提供政策(ce)支(zhi)持、補貼(tie)和資金。
Q:什么是“能源三角”,技術可以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嗎?
A:“能源三角”的第一部分是提供穩定的能源供應,以發展經濟和工業,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第二部分是確保能源價格低廉,并且所有人都能獲得。第三是讓能源具有可持續性。
零碳目(mu)標(biao)可能(neng)(neng)(neng)會影響現有能(neng)(neng)(neng)源(yuan)的(de)穩定性并增加能(neng)(neng)(neng)源(yuan)成(cheng)本(ben)。沒有任何國家可以同(tong)時做到這三(san)點,為此需要做出權衡,穩定的(de)低成(cheng)本(ben)能(neng)(neng)(neng)源(yuan)供應(ying)勢必會導致高排放(fang)。例如,在歐洲,能(neng)(neng)(neng)源(yuan)的(de)可持(chi)續水平(ping)高,但(dan)成(cheng)本(ben)也(ye)很高,而在亞洲,能(neng)(neng)(neng)源(yuan)成(cheng)本(ben)更低,但(dan)污染更高。
要解決“不可能(neng)的(de)能(neng)源(yuan)三(san)角(jiao)”問題,數字技術可以發揮關(guan)鍵作用。我(wo)認為我(wo)們(men)可以實(shi)現經(jing)濟(ji)增長,同時提高人們(men)的(de)生(sheng)活(huo)水(shui)平,而不需要持續增加排放。
能(neng)(neng)(neng)源(yuan)(yuan)效率是(shi)能(neng)(neng)(neng)源(yuan)(yuan)轉型的第(di)(di)一部分。第(di)(di)二部分是(shi)去碳化(hua),用(yong)可再生能(neng)(neng)(neng)源(yuan)(yuan)取代(dai)化(hua)石(shi)燃料。第(di)(di)三是(shi)分布式電(dian)力系(xi)統。我們可以自主發電(dian),例如在(zai)屋頂安裝太陽能(neng)(neng)(neng)電(dian)池板,而不是(shi)僅僅依靠一個大(da)型發電(dian)廠來(lai)提供能(neng)(neng)(neng)源(yuan)(yuan)。這三個方面都需要技術的參與。
伴隨著技術進步(bu),提高(gao)能源效率成為(wei)我們(men)的口號。例如(ru),依靠人(ren)們(men)手動(dong)關燈來(lai)節(jie)約室(shi)內(nei)能耗是一個(ge)(ge)低效的過(guo)程(cheng),而借助(zhu)人(ren)工智能,我們(men)會有更為(wei)高(gao)效的解(jie)決方案。由此及彼,這適用于各(ge)個(ge)(ge)企業和行業。
取(qu)代化石燃(ran)料的(de)一個問題在于如何(he)在電(dian)(dian)力(li)(li)系(xi)統中(zhong)引入可(ke)再(zai)生(sheng)能源(yuan)而(er)不失去慣(guan)性,即確保(bao)可(ke)靠供電(dian)(dian)所需的(de)能源(yuan)儲存。可(ke)再(zai)生(sheng)能源(yuan)的(de)比例(li)越高,電(dian)(dian)力(li)(li)調(diao)度(du)的(de)慣(guan)性就越小(xiao)。也(ye)就是說,這(zhe)些能源(yuan)需要的(de)慣(guan)性更少,使用(yong)的(de)電(dian)(dian)力(li)(li)是在幾(ji)分鐘(zhong)、幾(ji)秒鐘(zhong)甚至幾(ji)毫秒之前產(chan)生(sheng)。只(zhi)有技術(shu)可(ke)以做到這(zhe)一點。
最(zui)后,分布式(shi)能(neng)(neng)源有助于節約能(neng)(neng)源。因為安裝在屋頂的光伏(fu)板(ban)和(he)儲(chu)(chu)能(neng)(neng)裝置是規模更大的電(dian)(dian)網(wang)的一部分,我(wo)們需(xu)要使(shi)用能(neng)(neng)源管理(li)系(xi)統(tong)來確保電(dian)(dian)網(wang)以(yi)最(zui)佳狀態運行。當電(dian)(dian)價高時(shi),我(wo)們可以(yi)更為靈活地利用儲(chu)(chu)能(neng)(neng);而當電(dian)(dian)價低時(shi),我(wo)們則可以(yi)使(shi)用電(dian)(dian)網(wang)的供電(dian)(dian)。
技術可以解決不可能的能源三角問題,確保(bao)能源供給(gei)穩定、低價、清(qing)潔、環保(bao)。
Q:在提供低價的清潔能源方面,騰訊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此外,騰訊能孵化哪些低碳技術?
A:騰訊的總體戰略是助力實體經濟。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ge)方面依托于消費互(hu)聯網(wang)以(yi)及我們(men)為個(ge)人和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的能力(li)。第二是(shi)(shi)工(gong)業互(hu)聯網(wang)。我們(men)必須(xu)開(kai)發工(gong)業解決(jue)方案,幫助工(gong)業實現(xian)數字(zi)化(hua)(hua)。第三是(shi)(shi)促(cu)進可持續社會價值,支(zhi)持創新(xin)技(ji)術的孵化(hua)(hua),幫助解決(jue)現(xian)實世界中的問題。
我們稱之為用戶、產業、社會“三位一體”,即CBS。
我們的云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一直(zhi)在支持低碳技術。我們的騰訊(xun)研(yan)(yan)究(jiu)院致(zhi)力(li)于開展(zhan)初步(bu)研(yan)(yan)究(jiu),包括(kuo)對氫(qing)能源的使用。而騰訊(xun)的“科(ke)學探索獎”旨(zhi)在為年輕科(ke)學家提供資金,支持他們在基礎(chu)研(yan)(yan)究(jiu)方面(mian)取(qu)得突破。
公司設立了碳(tan)中和實(shi)驗室,用于支持(chi)研(yan)究(jiu)(jiu)機構和高(gao)等院校的新興技(ji)(ji)術(shu)研(yan)究(jiu)(jiu)。我們幫助(zhu)孵化初創(chuang)企業(ye),在碳(tan)中和實(shi)驗室的范(fan)圍內,將技(ji)(ji)術(shu)推進到試點和應(ying)用階段,并(bing)為技(ji)(ji)術(shu)找到合適的商業(ye)模式。
如(ru)果碳中和實驗室的孵化(hua)取(qu)得成功,騰訊可以對這些(xie)技術應用進行商(shang)業(ye)化(hua)扶持。
在消(xiao)費(fei)者方(fang)面(mian),我(wo)(wo)們通過微信推出(chu)了鼓勵公眾采用低碳生活方(fang)式(shi)的(de)(de)項目。我(wo)(wo)們有(you)一款名為(wei)《碳碳島》的(de)(de)科普類游戲,玩(wan)家要(yao)經營一個島嶼,應對能(neng)源三角的(de)(de)挑戰。
Q:您說低碳轉型應該以人為本。騰訊如何助其實現?
A:我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在非洲生活了七年,也曾在東南亞生活過,其中不少是相對欠發達的地區。許多發展中國家幾乎是碳中和的,因為還有很多人生活在貧窮之中,他們幾乎沒有能源可用。隨著這些國家經濟持續發展,他們有獨特的機會能夠將經濟繁榮與碳排放“脫鉤”,并朝著低碳未來發展。
如果(guo)我(wo)(wo)們(men)認同,每個人都(dou)應該有足夠的能源來享受體面的生(sheng)活,我(wo)(wo)們(men)就會(hui)發現,我(wo)(wo)們(men)中的很大(da)一部分人都(dou)遠遠高(gao)于這(zhe)個水平。我(wo)(wo)們(men)應該專注于讓這(zhe)部分人選(xuan)擇低碳(tan)的生(sheng)活方式。發達國家作(zuo)為當今全球主要的碳(tan)排放國,對于減緩氣候變(bian)化責無旁貸。
Q:騰訊正在取得哪些進展?
A:騰訊制定了全面的碳戰略,包括承諾實現自身的碳中和,以及支持用戶、產業、社會實現碳中和。
騰訊(xun)的(de)(de)所有部門(men)(men)都全方位地參(can)與(yu)其中,而不僅(jin)僅(jin)是我(wo)自己的(de)(de)部門(men)(men)。我(wo)們部門(men)(men)有60多個(ge)項(xiang)目,我(wo)們的(de)(de)一(yi)些低碳(tan)技(ji)術已(yi)經開(kai)始(shi)落(luo)地。例如(ru),我(wo)們投資了一(yi)家做氣候建模的(de)(de)公司,他們致力于計算氣候變(bian)化帶來的(de)(de)自然(ran)災(zai)害的(de)(de)風險(xian)。此類過(guo)程可以借助AI技(ji)術。
Q:您如何看待騰訊在碳中和方面的實施情況?
A:所有的低碳技術,包括風能、太陽能、地熱、水能、核能、氫能、碳儲存、生物質能、海洋能、碳匯、提高能源效率等,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與產業生態伙伴(ban)開展合作是非常重要的(de)。對于一(yi)些技(ji)術解(jie)決方案,騰(teng)訊可以直接提供(gong)。我(wo)們(men)不僅要實(shi)現(xian)我(wo)們(men)自己(ji)的(de)碳中(zhong)和目標,而(er)且要幫助我(wo)們(men)的(de)行業伙伴(ban)一(yi)起實(shi)現(xian)碳中(zhong)和。
此外,我們也在探索新能(neng)源項目(mu)的(de)投(tou)資(zi)開發。在碳中和領域(yu),低(di)碳技(ji)術可(ke)能(neng)短期回(hui)報低(di)而風(feng)險高,那么我們還應該(gai)投(tou)入(ru)嗎(ma)?從理(li)念(nian)上(shang)講,更廣泛的(de)金(jin)融領域(yu)應該(gai)有(you)新的(de)工具包(bao)來(lai)支持這一(yi)目(mu)標。
Q:您在個人生活中如何助力碳減排?
A:我有一個非常簡單的原則:盡量簡化自己的日常交通。我現在每天堅持步行上下班,一天超過兩萬步。可以步行就不坐車;可以坐公交車,就不坐出租車;可以騎自行車,就不坐汽車。我出行的優先順序是:步行和騎自行車,然后是公共汽車,最后才是汽車,因為汽車的排放很高。
騰訊的(de)創始人和(he)先(xian)行者們(men)說,他們(men)的(de)目標(biao)是讓(rang)互聯網成(cheng)為一種(zhong)生活方式(shi),就像水和(he)電一樣,為普通人服務(wu)。我(wo)們(men)想說,我(wo)們(men)也(ye)希望(wang)碳中(zhong)和(he)成(cheng)為人們(men)的(de)一種(zhong)生活方式(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