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騰訊人聊聊碳中和

今年(nian)2月,騰訊宣(xuan)布(bu)其計劃不晚于2030年(nian)實現自身運營(ying)及(ji)供應(ying)鏈的全面碳(tan)中和以及(ji)100%綠色(se)電力。
隨著公司將可持續發展視為運營的重中之重,本期騰訊視角回顧總結了多名直接參與碳中和項目的騰訊人對碳中和的看法,以及碳中和緣何成為公司的戰略目標之一。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zhi)行官(guan)馬(ma)化騰第一(yi)次談到(dao)(dao)碳中和是在2020年員工大(da)會,彼(bi)時他曾提到(dao)(dao)新冠疫情的(de)到(dao)(dao)來讓他更加關(guan)(guan)注人與大(da)自(zi)然的(de)關(guan)(guan)系(xi),也讓他意(yi)識到(dao)(dao)企業在未來發展中要(yao)更加關(guan)(guan)注企業和環境、氣(qi)候、大(da)自(zi)然的(de)關(guan)(guan)系(xi)。他認為,“作為科技企業,騰訊也應該盡快(kuai)考慮我們的(de)規劃和承諾。”
作為公司高管之一(yi),騰訊首席探索官網大(da)為(David Wallerstein)一(yi)直堅(jian)持(chi)將應對環境挑戰(zhan)的信(xin)念融(rong)入企業(ye)發展戰(zhan)略。
“我看到人類為(wei)了生(sheng)存而開展的活動影響地(di)球(qiu)生(sheng)態(tai),讓地(di)球(qiu)生(sheng)態(tai)系統面臨諸多挑戰,”網大(da)為說(shuo),“我(wo)們現在(zai)研(yan)究(jiu)FEW(食物(wu)、能源和水)、碳(tan)排放這些問題,就像當年剛接觸(chu)互聯網一樣,不知(zhi)道怎么做。但假(jia)以(yi)時日,情況就會改變。”
主導碳(tan)中和相關戰略的(de)騰訊集團高級副總裁林璟(jing)驊則認為,“碳(tan)中和絕非是(shi)一個(ge)獨立進(jin)(jin)程(cheng)(cheng)”。他(ta)在(zai)今年2月的(de)一次中指出(chu),騰訊不僅(jin)要(yao)實現自(zi)身的(de)碳(tan)中和,也要(yao)成為推(tui)進(jin)(jin)低碳(tan)轉(zhuan)型(xing)的(de)“連接器”,促(cu)進(jin)(jin)向低碳(tan)社會轉(zhuan)型(xing)的(de)歷史進(jin)(jin)程(cheng)(cheng)。
騰訊碳中和戰略高級顧問翟永平幾乎一輩子都在做與碳中和相關的工作,他提出“在實現碳中和的過程中,跨部門協作不可或缺”。年過半百的他如今每天堅持步行上下班,一天超過兩萬步。“在這個年齡,能夠發揮自己一輩子的積累,通過騰訊為社會做一點貢獻,我是非常非常興奮的。”(閱讀翟永平訪談 - 科技如何解決能源問題的三重挑戰)
作為(wei)騰(teng)訊(xun)智慧工業(ye)與服務業(ye)負責(ze)人,李強堅信,數字科(ke)技將會(hui)無處不在,在企業(ye)推(tui)動雙碳中扮演重要(yao)的(de)角色。
多年來(lai),李強帶領團隊專注輸出(chu)騰訊的數字(zi)技術,為產業尋找雙碳最佳(jia)路徑。
碳中和(he)實(shi)驗室負(fu)責人許浩認為,目前我們在碳中和(he)方(fang)面的努力都(dou)是在給未(wei)來鋪路,盡管這一代先行者未(wei)必能立竿見(jian)影地看到成果。
他打了個比方,“如果你今天種一棵樺樹,就是給孩子種;如果種一棵松樹,就是給孫輩種。等到松樹能砍的時候,種樹人已經不在了,但留下的成果對我們的子孫后代非常重要。”(閱讀了解許浩對公司碳中和承諾的見解)